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

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

郑和下西洋的概括

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壮举,郑和一生七次出洋远行,由于时间跨度较大,统一起来作整体、笼统性的考察,不易深入历史,从而无助于问题的阐释与理解。

基于此,可把郑和下西洋分为两大阶段,不同阶段的目的不一样。

前三次为前期,主要活动于东南亚和南亚;后四次为后期,横渡印度洋,远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。

每一时期,各种目的都相互交织、有机互动,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,所以这种大致分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,而仅是为了加深对历史复杂性认识的一种分析方式。

郑和下西洋简介

郑和下西洋全文

1405年7月11日,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。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,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。受明朝皇帝派遣,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。随行的有水手、翻译、医生和护船的兵士,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。

 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。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,这些大船又叫“宝船”。每艘宝船长约148米,宽约60米,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。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,可以乘坐一千多人,需由二三百人驾驶。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。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、粮船和水船。

  将近中午,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,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,接着高举令旗,大声喊道:“启航!”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,船队像一条巨龙,浩浩荡荡地出发了。

  船队出了长江口,驶过东海和南海,破浪西行。每到一个国家,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,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,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。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,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,没有丝毫炫耀武力、威胁别人的意思,都表示热烈欢迎;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,也都扶老携幼,争相到海边观看。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,个个惊叹不已。当时中国的丝绸、瓷器早就名扬海外,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,都很高兴,纷纷用香料、珊瑚、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。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。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,以表达友好的感情。

  然而,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。在大海上,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。狂风呼啸着,海水像脱缰的野马,奔腾咆哮。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,仿佛要把船只撕裂。面对如此险境,郑和总是镇定自若,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,一次次化险为夷。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。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,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。当海盗船乘着黑夜,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,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。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,将海盗船烧着了。海盗们无处可逃,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。

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,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,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。最后一次远航,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,鬓发全白了。这次航行,一直到达非洲东岸,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。

  郑和远航,规模之大,时间之长,范围之广,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。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,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。郑和出使,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。直到现在,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。

郑和下西洋是指的什么洋

在永乐三年,即公元1405年,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从大明离开,驶向未知的大海远方,此时,在船上的众人们可能不会想到,他们正在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远航,他们的事迹,将载入史册,被世人传颂。而世人在提起这件壮举时,总会出现一个人的名字——郑和。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远航家,郑和与他的七下西洋,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靖难之役结束以后,朱棣夺得帝位,是为明成祖。明朝经过朱元璋三十多年的励精图治,到朱棣手上正处于上升时期,经济发展迅速,商品经济繁荣,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都市成为东亚的经济中心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明成祖朱棣为宣扬国威,开展海外贸易,下令建造一支庞大的舰队,远赴西洋,而深受朱棣信任的郑和,被任命为正使。

永乐三年,郑和首次奉命下西洋。不过,必须要说明的是,这里的“西洋”与近代中国人概念中的“西洋”不是一回事,后者是指西方世界,前者却是指以印度洋为主的南亚和西亚地区。郑和七次下西洋,主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部分地区活动,而它们在当时都被中国称为“西洋”。

在郑和下西洋以前,宋元两朝就已经存在西洋的概念。比如宋朝有一位犹太人“进贡西洋布于宋”,皇帝嘉奖他“归我中夏,遵守祖风,留遗汴梁” ,再比如元代航海家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中载:“当巨海之要冲,去僧加剌密迩,亦西洋诸国之马头也”。其实,这里的西洋都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,而不是欧洲和大西洋。

明朝初期的西洋概念基本承袭宋元两朝,故而郑和下西洋里的“西洋”,所指地理位置没有较大改变。不过,随着郑和七下西洋,明朝对于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,西洋成为一个热词,其指的具体地理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。专家向达指出,在郑和下西洋以后,“明代以交趾、柬埔寨、暹罗以西,今马来半岛、苏门答腊、爪哇、小巽他群岛、以至于印度、波斯、阿拉伯为西洋”。除此以外,部分学者还认为,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与西亚国家联系密切,所以这里的西洋应当还包括部分西亚国家。

郑和七下西洋,紧密了东南亚和西亚各国与明朝的联系。郑和的伟大之处,不在于舰队之多,兵力之壮,武器之强,而在于他奉行王道,坚持和平相处的原则。在途径麻喏八歇国时,正在与东王内斗的西王将郑和部分船员误杀,远洋舰队群情激奋,要求攻打西王。然而郑和极力克制,最终令西王心悦臣服,明朝的外交政策得以在西洋推行。

尽管郑和下西洋是一次政治活动,但它客观上还是促进了西洋和明朝的来往,有利于明朝和东南亚以及西亚各国的经济发展。所以,郑和下西洋,实在是一次伟大的远航。

郑和下西洋简介

郑和下西洋是什么年代

明朝。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人物,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太监,因为七次下西洋的战绩,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航海壮举,受到了嘉奖,郑和航海的时间比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,要早八十七年。

郑和下西洋简介

历史课本郑和下西洋原文

1405年7月11日,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。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,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。受明朝皇帝派遣,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。随行的有水手、翻译、医生和护船的兵士,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。

 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。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,这些大船又叫“宝船”。每艘宝船长约148米,宽约60米,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。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,可以乘坐一千多人,需由二三百人驾驶。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。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、粮船和水船。

  将近中午,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,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,接着高举令旗,大声喊道:“启航!”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,船队像一条巨龙,浩浩荡荡地出发了。

  船队出了长江口,驶过东海和南海,破浪西行。每到一个国家,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,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,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。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,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,没有丝毫炫耀武力、威胁别人的意思,都表示热烈欢迎;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,也都扶老携幼,争相到海边观看。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,个个惊叹不已。当时中国的丝绸、瓷器早就名扬海外,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,都很高兴,纷纷用香料、珊瑚、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。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。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,以表达友好的感情。

  然而,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。在大海上,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。狂风呼啸着,海水像脱缰的野马,奔腾咆哮。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,仿佛要把船只撕裂。面对如此险境,郑和总是镇定自若,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,一次次化险为夷。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。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,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。当海盗船乘着黑夜,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,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。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,将海盗船烧着了。海盗们无处可逃,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。

 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,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,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。最后一次远航,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,鬓发全白了。这次航行,一直到达非洲东岸,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。

  郑和远航,规模之大,时间之长,范围之广,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。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,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。郑和出使,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。直到现在,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。

郑和下西洋简介

(35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仅允许本站作者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邮件:邮件:kez888@sina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13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微信